无障碍浏览
办事指南

残疾预防相关知识

2018-09-12 00:00
字体:【    】 打印

―、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1.有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

2.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孕育健康宝宝。

3.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4.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

5.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6.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

7.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

8.密切关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参加健康体检。

二、着力防控疾病致残

1.合理膳食,少油、少盐、少精,多吃蓑菜水果。

2.坚持运动,吃动平衡,避免超重肥胖。

3.不吸烟少喝酒,远离二手烟。

4.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关注血压、血糖、血脂变化。

5.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6.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远离传染源,及时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7.保持心情愉悦,与他人和谐相处,发现心理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8.及时就医,遵从医规,规范治疗。


 

三、努力减少伤害致残

1.照看好儿童,防止溺水、跌倒、坠落等伤害。

2.营造安全家居环境,加强平衡锻炼,减少老年跌倒。

3.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预防交通伤害。

4.购买正规产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

5.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做好职业防护。

6.学习避险、逃生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7.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科学处理损伤。

四、显著改善康复服务状况

1.尽早开展康复,避免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

2.树立信心,坚持系统康复训练。

3.科学适配辅具,提高生活质量。

4.勇敢面对残疾,主动走出家门。

5.家属积极参与,全面介入康复过程。

6.尊重差异,平等接纳残疾人。

7.爱护无障碍设施,主动为残疾人提供便利。

五、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是可防可控的?

疾病和伤害可以预防,残疾同样可以预防,康复可以减轻残疾程度。人类虽然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残疾,但可以预防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到控制或使其延迟发生。

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后,已使可致残的四种传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这些疾病所导致的残疾在儿童中的发生率;我国也在不断减少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导致的残疾;提倡优生优育,可以减少先天残疾的发生;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康复,90%能够达到生活自理,避免或减轻残疾程度;脑瘫儿童如能早期干预,半数患儿可显著改善功能;开展康复医疗,加强二级和三级预防工作,也能使大量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减轻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因此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控可防的,时间也证明这一点。

六、怎样减少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

老年性黄斑变性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当前老年人致盲的重要疾病之一。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更重要。

要做到以下几点: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化验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正常范围。

配戴深色眼镜,减少光损伤。

禁止吸烟,尽量少饮酒。

少食高脂质物质,如动物内脏,减少患者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危险因素。


 

七、如何预防听力障碍?

根据听力障碍发生的病因、患者群,可以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如果家族中有耳聋成员,要引起重视,可进行耳聋基因诊断,确认是否为遗传耳聋,以采取措施避免其他成员出现耳聋。

孕妇孕早期应加强营养,减少感染,孕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高危孕妇还需加强自身及胎儿监测,以避免新生儿发生听力障碍。

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不要随意掏耳,注意耳部卫生。一旦发生中耳炎,及时就医。

尽量远离噪声或减少噪声暴露时间,预防噪声性耳聋。

老年人应该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

要谨慎使用耳聋性药物,预防药物性耳聋。

八、预防老年性耳聋

采取积极措施 可以预防或延迟耳聋的发生。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营养,多补充锌、铁、钙等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对预防老年性耳聋有显著效果。富含锌的食物主要有海鱼、鲜贝等。经常食用对预防老年性耳聋很有好处。也可以选择服用一些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保健品。

2.保持情绪稳定。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如果同时伴有血液黏度高,则会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听力下降。

3.远离噪声环境。避免长久在噪声很大的地方工作生活。在老年性耳聋患者中,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多,这可能与城市环境噪声大有关,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生活 的老年人发病率也较高。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长期的噪声刺激,遇到突发性噪声时,要尽快远离,以减少噪声对双耳的冲击和伤害。

4.戒烟戒酒

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听神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还会导致心脑血 管疾病的发生,致内耳供血不足而影响听力。

5.加强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都可以,但一定要坚持。

九、智力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康复应该做什么?

1.制订个别化训练计划

为了使康复训练能够系统有效地进行,应该针对每个儿童的 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该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计划。制订计划的步骤是:对照儿童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了解儿童的现有水平,确定最适 合该儿童需要的训练目标,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2.确定康复训练内容

智力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六个领域,其涵盖了儿童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按照这些方面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训练,促进他们的发展与功能改善。

3.实施康复训练

训练可以在学校、机构或家庭进行。

4.康复训练和教育相结合

要避免重功能训练、轻教育的倾向。尽早开展教育,有利于孩子将来自立并融入社会生活。

十、如何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孤独症?

孤独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当你发现孩子与其他孩子发育不同,出现社交、兴趣爱好、行为动作、言语表达等有异常时,应该及时到正规专业机构诊断,以便早发现、早干预。

儿童孤独症症状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何所减轻甚至好转,这仅仅只是一些家长的美好愿望而已。该障碍是长期存在的,预后较差,约2/3患儿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终生照顾和养护。如果能早期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教育,并长期坚持,则有助于改善预后。

十一、骨折经医院治疗后注意事项

不必盲目补钙,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很多人认为大量补钙可以加速骨骼愈合,但大量补钙易造成钙盐晶体沉积,可能会形成结石。骨折患者不能自己盲目补钙,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1.预防便秘

骨折患者无法正常活动,很多患者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因此易出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建议骨折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

2.忌酒

很多人认为酒可以“活血通络”,对骨骼健康有好处,但这有一定的误解。大量饮酒会损害骨骼组织的正常新陈代谢,减缓其生长修复,对健康无益。

3.禁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大家都了解的常识,但是很多人不了解吸烟会延缓骨折的愈合。骨折后骨头断裂处的细胞会生产一种叫作骨胶原的物质,它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吸烟者吸入体内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能阻碍氧气进人细胞,从而使骨胶原的生成减少,因此骨折患者一定要戒烟。

4.多喝水

每天适当喝水,最好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刺激大肠蠕动。切记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否则易诱发尿路感染、结石等疾病。豆浆、番茄汁、果汁都 是不错的选择。

5.关注骨骼健康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骨折,建议去做骨密度检査,了解自己出现骨质疏松。

十二、脑血管病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康复?

脑血管病可引起偏瘫,也称中风、脑卒中和半身不遂,表现为半边身体瘫痪,还可能出现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楚或不能说话、失认及 情绪低落等症状。引起脑血管病的常见因素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类为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老年人、男性(比女性发病早)、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另一类为可控制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某些心脏疾病、血脂代谢障碍、食盐过多、肥胖或体重超重等。

急性期脑血管病,除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外,只要生命体征正常,病情不再发展,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了。脑缺血患者在病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康复;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病后2——3周开始康复。临床实践证明,如果1个月内开始康复,仅需要86天患者就可以达到生活自理的水平,避免残疾的发生;而未进行早期康复的,则会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肺炎、压疮以及废用综合征等,造成永久残疾。

浏览次数: